中国现代域外纪游文学的兴起与现代转型
作者:
傅建安
期刊:
城市学刊,2022年43(01):81-86 ISSN:2096-059X
作者机构:
[傅建安]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中国现代域外纪游文学;域外文化;现代转型
摘要:
中国现代域外纪游文学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增添了极为精彩的一页。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不少中国近代精英知识分子旅居海外,学习借鉴域外文化,写下了诸多表现中西文化相遇的域外纪游文学作品。中国现代域外纪游文学通过对异域现代文化的观感与体验,深刻地反映了精英知识分子面对西方异质文化时复杂矛盾的心态,并在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实现了循序渐进的域外文化借鉴。中国现代域外纪游文学应和时代的需要,在纪游文学的游踪、风貌、观感、载体四个方面,实现了现代转型,促进了文体的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科举、都市、历史事件、报刊与晚清民国文人结社
作者:
袁志成
期刊:
城市学刊,2022年43(01):58-64 ISSN:2096-059X
作者机构:
[袁志成]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科举制度;现代都市;晚清民国;文人结社;近代传媒
摘要:
晚清民国文人结社众多,成为该时期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影响晚清民国文人结社的因素复杂,其中科举制度为文人结社提供了现实可能,上海等大都市为文人结社提供了安身立命的栖身之所,历史事件刺激着文人士子的心灵而结社吟咏,近代报刊则推动文人结社跨越时空的局限。当然,文人结社也有偶然因素,并且在偶然条件下成立的文人结社对区域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亦是需要加以关注的。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学生学习体验的混合式教学成效研究
作者:
肖艳;隆娟
期刊:
品位·经典,2022年(14):132-134 ISSN:1674-6147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学习体验;学习方法;学习效果
摘要:
无论是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效果与学习体验都紧密相关。然而,目前有关在校学生线上学习体验对整体课程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分析和探讨学生线上学习体验、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三者关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语种:
中文
展开
文人结社与清末民国旧体诗的现代上海书写
作者:
袁志成
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28(3):208-216 ISSN:1672-3104
作者机构:
[袁志成]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上海;清末民国;文人结社;现代书写
摘要:
上海作为清末民国最为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汇聚了多种文化形态,吸引了大批旧式文人,报刊为文人的雅集唱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自由吟咏、自由表达的意识以及文人社团自觉的传播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上海作为文学创作的专门题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人社团通过描写新事物、新风气,凸显上海的文明、时尚和摩登,并借助对上海本地历史遗迹、具体物象的吟咏,勾勒其兼容并包的形象.同时,他们也对上海的阴暗面进行了审视和反思.他们笔下的上海既是新奇的、物欲的、诱惑的,又是古老的、超然的、怡乐的,折射出现代人行为的矛盾性和精神的困惑,触及了"现代化"背景下生存、生活的时代命题.
语种:
中文
展开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研究
作者:
郭静
期刊:
黄河之声,2022年(22):16-18 ISSN:1004-6127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郭静] 湖南城市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要点
摘要: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个国家的关系逐渐地密切,为信息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我国音乐文化在各个国家中的影响力较高,为了逐渐地扩大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影响力,要充分性格"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明确中国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路径,使中国民族音乐能够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促进中国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工作的顺利进行.
语种:
中文
展开
近期长篇报告文学的武陵山区脱贫攻坚书写
作者:
王泉
期刊:
语文学刊(教育版),2022年42(2):80-85 ISSN:1672-8610
作者机构:
[王泉]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武陵山区脱贫攻坚;长篇报告文学;传统文化;时代
摘要:
武陵山区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经过多年因地制宜的探索,实现了从贫困到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变。近年来的长篇报告文学以不同的视角审视了这一地区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重点展现了脱贫攻坚给基层群众带来的幸福生活图景。同时,追本溯源,通过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叙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协作创业、致富的奋斗故事,彰显了留住绿水青山、重塑民族文化之魂的时代主旋律。在艺术上,这些报告文学显得丰富多彩,既有全景式的描述,也有口述实录式的情景再现和激情四射的诗性叙事,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报告文学作家的时代使命感和艺术创造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湘江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国际经验与路径启示
作者:
杜林远
期刊:
海峡科技与产业,2022年35(10):33-36 ISSN:1006-3013
作者机构:
[杜林远]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国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实践;价值实现路径
摘要:
我国流域水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面临亟待破解的瓶颈.本文以湘江流域为例,分析目前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障碍因素,从政府、市场与社会主导3个方面对国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付费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并借鉴国外付费实践经验,提出推动湘江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湘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市场体系以及深化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沈从文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作者:
吴正锋
期刊:
城市学刊,2022年43(2):80-85 ISSN:2096-059X
作者机构:
[吴正锋]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沈从文;五四文学革命;文学观;“希腊人性神庙”;民族品德重建
摘要:
沈从文与五四文学革命具有紧密的关系,他的人生道路、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等都受到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影响。沈从文始终坚守五四原则及其精神,他由命运的被动服从走向生命的自主自为;他构筑“希腊人性神庙”,企图通过“工具重造”与“工具重用”而达到民族品德的重造;他批驳文学与商业资本和政治派别结缘等种种导致文学运动堕落的现象,鼓吹文学应有的真正的自由与合理的民主。五四文学革命成就了沈从文,沈从文也将五四文学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语种:
中文
展开
湖南相声的当代困境与出路研究
作者:
石生斌;文茜
作者机构:
[石生斌; 文茜]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会议名称:
2022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
会议时间:
2022-11-24
会议地点:
线上会议
关键词:
湖南相声;湘方言;湖南相声的当代困境;困境的应对出路
摘要:
湖南相声作为湖南曲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推广湖南文化、湘方言等具有重要作用。湖南相声从昔日的春晚舞台到爆红大江南北,再到现在的逐渐没落。在当代互联网背景下,湖南相声受到相关企业和人才不足、未能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等因素影响开始逐渐没落。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从问题中去寻找答案,探索出一些适合并有助于湖南相声发展的方法。让湖南相声重新发挥它的文化价值、传承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让湖南相声成为湖南文化"活的传播大使"。
语种:
中文
展开
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创作与中国形象塑造
作者:
肖百容;张宁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CSSCIAMI(06):98-115 ISSN:1002-4921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沙 410081;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益阳 413000;[肖百容] 湖南师范大学;[张宁] 湖南城市学院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中国形象;文化自信;精神气象
摘要:
与其他现代旧体诗词一样,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一直没有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更不要说以现代性品质入史。其实,旧体诗词在抗日根据地是一个巨大的存在,特别是它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可谓情理交融、简约明快,反映了积极进取、健康向上而又自由雄健的价值观和审美风尚,诠释了国家民族的希冀与梦想。这既有助于对共产党领导人及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艺术表达,也有利于新型军民鱼水关系与延安政治形象的形塑。抗日根据地旧体诗词塑造了全新的中国形象。这一形象传递出宏大的历史足音,体现了民心所向,也振奋了国人军人士气,展现出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乐观奋进的精神气象,打破了长久以来旧体诗词缺乏现代性和不能入史的"臆断",有助于重新认识旧体诗词的功能、价值及在整个抗战文艺和文学史中的地位。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
陈建文
期刊:
邢台学院学报,2021年36(4):122-124,135 ISSN:1672-4658
作者机构:
[陈建文]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要素
摘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必备能力,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从知识层面、技能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分解成不同要素。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各类课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各要素应遵循融合协调、凸显交际目的和科学考核原则。
语种:
中文
展开
文学圈:降低阅读压力
作者:
隆娟
期刊:
散文百家(理论),2021年(12):139-141 ISSN:1003-6652
作者机构:
[隆娟]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阅读;文学圈;障碍
摘要: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阅读教学中,文学圈的概念已家喻户晓。在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和阅读策略中,大多还是重传统的文本理解,而找不到阅读的愉悦。本文引进文学圈阅读教学,并为教师在文学圈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找到解决方案,以期能帮助师生克服困难,在文学圈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英语语法隐性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
田俊
期刊:
中外交流,2021年28(1):410 ISSN:1005-2623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益阳 413000;[田俊] 湖南城市学院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语法隐性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
语法学习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瓶颈.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即通过显性的途径教授语法,让大部分学生对语法望而却步.基于这种普遍现象,并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隐性语法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英语运用能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媒体平台下湖湘文化词汇英译研究
作者:
谭彬
期刊: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1年(7):238-239 ISSN:2097-1621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谭彬] 湖南城市学院
关键词:
湖湘文化;文化负载词;英译;新媒体
摘要:
随着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地深入推进,湖湘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湖湘文化词汇英译不广泛、不准确等现象依旧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湖湘文化及其产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在论述湖湘文化和新媒体平台特点的基础上,以湖湘文化负载词为例,探讨了新媒体平台下湖湘文化负载词的主要英译方式,并从加强湖湘文化及其词汇研究、加强英译策略研究、加强优秀人才培养以及促进湖湘文化交流四个方面提出新媒体平台下提升湖湘文化词汇英译水平的对策.
语种:
中文
展开
重新发现林语堂——评肖百容《林语堂小说研究》
作者:
李玮
期刊:
中国文学研究,2021年(02):202-204 ISSN:1003-7535
作者机构:
[李玮]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肖百容;《林语堂小说研究》;林语堂
摘要:
<正>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但目前所见的文学史著作,对他的评介,不管是篇幅还是深度,都不能与其真正的文学成绩相称。万平近、林太乙、施建伟、谢友祥、汤奇云、陈平原、杨义、张健、林继中、陈漱渝、高健、阎开振、孙良好、王兆胜等人的研究推动了林语堂在国内的研究。但目前林语堂研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重复性研究比较突出,他的生平经历、散文创作、幽默与性灵的文学特质是研究者的主要关注点。
语种:
中文
展开
周立波散文的红色文化精神
作者:
罗孝廉
期刊:
城市学刊,2021年42(05):93-97 ISSN:2096-059X
作者机构:
[罗孝廉]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周立波;散文;红色文化
摘要:
红色文化精神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周立波散文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他敬仰领袖、礼赞伟人,讴歌抵御外侮、血战到底的抗战将士,赞美勤奋劳动、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具有揭露社会黑暗、同情百姓的民生情怀。他散文中的这些红色文化基因对青年一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敬业爱岗,奉献祖国具有极大的教育和促进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国内外屏幕阅读研究述评——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例
作者:
郭霞;杨阳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2021年31(07):38-47 ISSN:1009-8097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杨阳]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郭霞] 湖南城市学院
关键词:
屏幕阅读;纸媒阅读;数字技术;学校教学;考试;碎片化学习
摘要:
近年来,屏幕阅读的迅速发展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和认知模式。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屏幕阅读,文章首先对屏幕阅读的定义、与传统纸媒阅读的关系、特点进行了分析。随后,文章以屏幕阅读出现较早、发展较快、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例,结合我国屏幕阅读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国内外屏幕阅读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国内外屏幕阅读的用户分析,并介绍了国内外屏幕阅读在学校教学、考试、碎片化学习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屏幕阅读面临的问题,结合美国、英国、加拿大在屏幕阅读方面的成功经验,就未来我国屏幕阅读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屏幕阅读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推动屏幕阅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渡尽劫波,格律归来——1895-1928年雪莱诗歌翻译的描写性研究
作者:
尹穗琼
期刊:
宜春学院学报,2021年43(11):95-102 ISSN:1671-380X
作者机构:
[尹穗琼]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雪莱诗歌翻译;描写性研究;格律
摘要: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翻译文学极度繁荣。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伴随中国新文学的起步,中国新诗运动也蓬勃发展。1895-1928年间的雪莱诗歌翻译事件的描写性研究真实反映了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中西文化交锋中的双方力量消长和雪莱译诗的文化走向。文学革命前,目的语诗歌传统完胜;文学革命后,目的语诗歌传统尽失,原语诗歌影响崭露头角;1924-1928年,新旧传统交替前行,雪莱译诗完成了文学革命前式微的文言古诗到革命文学前夜圆润的白话新诗的华丽转身。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最终达成一致:格律回,面孔新。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湘西少数民族文学与湘楚文化的关系
作者:
吴正锋
期刊:
中国文学研究,2021年(02):170-176 ISSN:1003-7535
作者机构:
[吴正锋]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湘西;少数民族文学;湘楚文化;巫傩文化;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
摘要:
湘西少数民族文学与湘楚文化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湘西少数民族文学扎根于深厚的湘楚文化传统,湘楚文化反过来使湘西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浓郁的湘楚文化特色。湘西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湘西神秘魔幻的巫傩文化特征,表现了浪漫传奇精神与楚人的悲剧意识,表达了炽热的爱国爱民情怀以及对独立人格精神的坚守,表现了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情风俗与民歌民谣。湘西少数民族文学是巫楚地域文化与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复合表现,它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代表,为中国文学的多样艺术色彩作出了重要贡献。
语种:
中文
展开
郑振铎的文学刊物编辑思想初探——以《小说月报》为中心
作者:
文茜
期刊:
文存阅刊,2021年(6):125 ISSN:2095-8633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文茜] 湖南城市学院
关键词:
郑振铎;编辑思想;编辑倾向;《小说月报》
摘要:
《小说月报》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坛上重要的纯文学刊物,郑振铎是该刊在任时间最长的主编.在郑振铎主编之下的《小说月报》重视挖掘中国新文学作家,刊登大量新文学作家的原创作品.郑振铎的这一编辑思想和编辑倾向,对于推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贡献.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