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uperMap的二三维一体化城乡规划设计技术研究
作者:
罗瑶;汤放华;莫文波;易海
期刊:
城市学刊 ,2019年40(3):66-72 ISSN:2096-059X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南 益阳,413000;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 益阳,413000
关键词:
三维建模;数据融合;可视化表达
摘要:
基于SuperMap iDesktop 9D软件平台,设计与集成一套可实现二三维规划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二维数据分析、三维实景建模,三维模型空间分析、地物单体化、方案设计、多方案比选等多种功能。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应用验证,结果显示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提高规划设计效率及规划方案的科学性等方面提供借鉴。
语种:
中文
展开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制度变迁
作者:
高梦梦;汤放华
期刊:
城市 ,2017年(7):49-55 ISSN:1005-278X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制度变迁;城市群发展
摘要:
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高级区域空间形态,城市群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制度因素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变迁,发现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早期主要受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影响,城市群的发展呈现出空间一体化的趋势.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长沙、 株洲和湘潭三市产业联动发展,受多元化的制度因素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功能一体化.近年来,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强制性制度变迁作用减弱,诱致性制度变迁作用加强,制度因素作为一种重要力量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建筑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作者:
彭建国;汤放华
期刊:
华中建筑 ,2011年29(5):164-165+168 ISSN:1003-739X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现代建筑;时代性;地域性;理性对待
摘要:
该文基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以及满足现代人们生活需求的现代建筑的发展,并且因为建筑受所在地区地理气候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特性,提出应该理性对待建筑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空间规划对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作者:
汤放华;宁启蒙
期刊:
中外建筑 ,2018年(2):67-69 ISSN:1008-0422
作者机构:
1. 湖南城市学院;2. 湖南大学;3.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空间规划;区域一体化;作用机理;长株潭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商品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迈进一个全新的阶段,区域一体化建设成为谋求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选之路,而合理的空间规划在改善空间结构、提高区域竞争力和推进区域一体化上发挥重要作用。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当前所取得的成就为基础,从重点区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行政与政策协调机制、生态环境同治等方面分析空间规划对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作用机理。
语种:
中文
展开
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作者:
汤放华;易纯;宁启蒙
期刊: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21(1):43-46 ISSN:1672-7304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汤放华; 易纯; 宁启蒙] 湖南城市学院
关键词:
社会经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转型与趋势
摘要:
城市发展转型受社会经济转型的直接影响,城市规划应适应城市发展转型要求.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提出了城市发展目标的转变,进而分析了城市规划从单一规划走向多规融合、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从城市本位走向城乡统筹、从建设本位走向生态优化、从物质本位走向文化繁荣、从生产本位走向宜居为本、从空间本位走向精神家园、从政府主导走向公众参与等8大新的趋势.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POI数据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研究
作者:
汤放华;莫文波;张曦;周松林
期刊:
城市建筑 ,2017年(27):35-39 ISSN:1673-0232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智慧城市技术创新中心
关键词:
兴趣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益阳市;赫山区
摘要:
电子地图兴趣点(POI)是目前大数据形式中一种简单而又极具代表的空间点状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益阳市部分POI数据,利用 ArcGIS中的空间分析方法,探讨研究区内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及行政管理等 7 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再结合CRITIC法对全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情况进行评估,以期为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南北差异明显,北部多而密集,南部少而分散,各类设施整体上以单核模式或“主核+次核”的多核模式存在;第二,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在方位上基本一致,与主要交通要道的走向密切相关,但在配置的规模上存在明显差异;第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之间,教育设施与金融邮电的相关性最高,而居民住宅与商业服务的相关性最低,居民职住分离情况明显;第四,在整体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市政公用设施所占权重最大,商业服务设施所占权重最小,全区整体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很不均衡.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空间扩展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城市住房价格空间分异比较
作者:
孙倩;汤放华
期刊:
地理研究 ,2015年34(7):1343-1351 ISSN:1000-0585
作者机构:
[孙倩; 汤放华] 中南大学商学院,长沙;[孙倩; 汤放华] 410082;[孙倩; 汤放华] 湖南城市学院商学院,益阳;[孙倩; 汤放华] 413002;[孙倩; 汤放华]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益阳
会议名称:
2014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
2014-10-17
会议地点:
长沙
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
会议论文集名称:
2014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论文集
关键词:
空间扩展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住房价格;空间异质性
摘要:
鉴于已有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住房价格的空间依赖性,较少涉及空间异质性对住房特征价格的影响,也很少尝试构建不同计量模型来比较模型间刻画住房价格影响因素空间分异的准确性,以长沙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采用空间扩展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比较分析城市住房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空间扩展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都表明,长沙市中心城区的住房属性边际价格随着区位的变化而变化,揭示住房价格影响因素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小区环境、交通条件、教育配套、生活设施等因素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②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空间扩展模型都能对传统特征价格模型进行改进,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解释能力和精度方面都超过空间扩展模型;对属性系数估计空间模式的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形成的结果比采用坐标多义扩展的空间扩展模型更为复杂和直观。
语种:
中文
展开
开发区建设与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作者:
周***;汤放华;单淳
期刊: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32(01):15-18 ISSN:1671-9743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关键词:
开发区;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摘要:
开发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空间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极核,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日益显著。结合开发区对城市的经济贡献,根据开发区成长的时间顺序,提出了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三种经济关系:依赖、互动、反哺。并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经济活动的分散化、集中化、多中心网络化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在开发区的影响下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村社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与对策——以株洲市云峰湖社区为例
作者:
宁启蒙;汤放华;曾志伟
期刊:
城市学刊 ,2016年37(6):84-86 ISSN:2096-059X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关键词:
农村社区;土地集约利用;AHP法
摘要: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首要战略。对株洲云峰湖社区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表明:该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综合水平高,利用结构合理,但土地投入强度和利用效率水平较低,应遵循集中布局原则,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和总量,引导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规范整合农村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用地。
语种:
中文
展开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
作者:
汤放华;汤慧;孙倩;汤迪莎
期刊:
地理学报 ,2013年68(10):1357-1366 ISSN:0375-5444
通讯作者:
Sun, Q.
作者机构:
[汤放华]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汤慧; 汤迪莎]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孙倩] 湖南城市学院商学院
通讯机构:
Business Schoo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China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
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中部崛起具有战略意义,分析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有助于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本文在改进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构建以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网络结构特性为核心的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模型,实证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以揭示其经济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整体网络密度处于中高水平,已经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经济网络;集群内小团体现象明显,一级层面形成了4个凝聚子群,武汉都市圈和湖南环长株潭城市集群两子群内经济联动作用明显,但子群间经济影响较小,尤其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两个凝聚子群,其联系纽带尚有待加强;集群内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主的中心城市驱动周边城市联动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但吸收能力欠缺。
语种:
中文
展开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程度测度与评价
作者:
汤放华;吴平;周亮
期刊:
经济地理 ,2018年38(2):59-65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湖南益阳,413000;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深圳,518000;湖南工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中国湖南衡阳,421000;[汤放华]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吴平]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制度一体化;要素流动;产业分工;政策认同;熵值法;长株潭城市群
摘要:
区域发展是动态的,城市群发展的实质就是区域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个从布局合理到功能完善再到制度整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以此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程度综合测度指标,对长株潭城市群2003—2015年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2003—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并呈现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一体化综合得分从2003年的0.0754增长到2015年的0.8854;②在影响布局一体化因素中,交通设施对其影响最为明显,产业分工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生态空间指数则增长缓慢;③在五大区域流动要素中,人口流动变化幅度较小,货物流动、资金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四者上升明显;④制度一体化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战略协议指数值在2006年增长较为明显,而政策认同指数值在研究期内整体呈现阶梯向上趋势。
语种:
中文
展开
城市地域特色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作者:
彭建国;汤放华
期刊:
城市问题 ,2011年(3):21-24 ISSN:1002-2031
作者机构:
[彭建国; 汤放华]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传统地域特色;地域特色现状;影响要素;未来地域特色;发展道路
摘要:
分析了传统城市地域特色形成的内在原因以及使现代城市地域特色日渐消失的影响要素,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城市地域特色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未来城市地域特色是基于新技术、新材料运用,以满足现代人需求的特定地域环境下应具有的城市空间和建筑形式,强调应该是什么,而非模仿传统的像什么的一种地域特色。指出应以发展的眼光理性对待城市的地域特色。
语种:
中文
展开
地铁交通对长沙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
作者:
仝娟;孙婕;汤放华;吕立;方程
期刊: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27(2):65-69 ISSN:1008-4657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
轨道交通;引导作用;策略
摘要:
地铁交通作为一种新型交通运输方式,对城市空间的引导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对长沙地铁一、二号线和城市空间结构现状的分析,提出地铁交通对都市空间的轴向多中心引导以及对生态空间的指状引导作用,并给出处理好各交通的衔接、完善城市副中心建设、合理的土地利用等空间引导策略。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工程观视域下城市规划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汤放华;易纯;曾志伟
期刊:
高等建筑教育 ,2010年19(6):29-32 ISSN:1005-2909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关键词:
大工程观;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工程素质
摘要:
现代工程实践对生态、环境、能源的影响日益凸显,同时,对从业人员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从国内外学者对现代工程实践的关注、研究拓展到现代工程教育的变革,诞生了"大工程观"的理念。文章从完善教学内容,丰富工程知识;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工程能力;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提高工程素质三个方面对大工程视域下的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语种:
中文
展开
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
作者:
王琦;汤放华
期刊:
经济地理 ,2015年35(12):161-167,202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王琦] 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汤放华]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度;协调度
摘要:
构建了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洞庭湖区的耦合度、协调度和综合发展值,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时序的动态演变上看,2000—2004年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为中度失调,2005年开始转入基本协调,2009年实现中度协调。②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岳阳于2008年最早实现中度协调状态,常德和益阳则分别于2009年、2010年达到中度协调。虽然近14年来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离高度协调状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
语种:
中文
展开
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作者:
宁启蒙;欧阳海燕;汤放华;曾志伟
期刊:
经济地理 ,2017年37(11):145-150 ISSN:1000-8462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湖南, 益阳, 413000;[宁启蒙; 汤放华; 曾志伟]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湖南, 益阳, 413000;[欧阳海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湖南, 益阳, 413000
关键词:
一带一路;外向型经济;对外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FDI);空间格局;湖南省
摘要:
以湖南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变异系数和空间自相关法等方法,实证测算了2005—2014年湖南省各地级市外向型经济的区域差异特征。结果表明:①出口贸易区域内呈现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的态势,而实际利用FDI在各市之间呈扩散发展趋势;②湖南省外向型经济区域存在显著差异,长株潭城市群为主要开放阵地;③不同区域之间的对外开放度差距逐年缩小但依旧较大,湖南省的开放度水平整体得到了提高;④湖南省各地级市的对外开放度存在较强空间自相关性,出现空间集聚的情况。
语种:
中文
展开
超市理念对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启示
作者:
彭建国;汤放华;朱忠东;焦胜
期刊: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13(3):41-43 ISSN:1672-7304
作者机构:
湖南大学,建筑系,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关键词:
超市理念;图书馆;选址;布局;模数式设计;节约理念
摘要:
借鉴超市理念,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的选址、布局原则,强调其人本思想的体现;同时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使公共图书馆真正实现其为当地经济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宗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社会效益,同时也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
语种:
中文
展开
试论消费心理与购物行为对大型综合超市规划布局的影响
作者:
彭建国;汤放华;朱忠东
期刊: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14(3):30-33 ISSN:1672-7304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湖南大学,建筑系,湖南,长沙,410082
关键词:
消费心理;购物行为;大型综合超市;规划布局
摘要: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全面了解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以及大型综合超市消费者的主要购物行为.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大型综合超市规划布局的影响,从而为大型综合超市的合理选址、合理商圈、合理规模的确定提供了有力依据.
语种:
中文
展开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作者:
汤放华;苏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6(4):483-488 ISSN:1007-1032
作者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长株潭
摘要:
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条件和演变阶段进行分析,通过节点、通道、网络、域面、等级、流等六大结构要素阐述了其演变规律与特征,即传统经济时代为低水平离散点状的空间结构,城市间的联系和互动较少,通道不完善,等级结构不明显,网络不健全,流动性水平较低;计划经济时代,是一种计划空间,处于一种理性的计划均衡状态;转型经济时代是一种非均衡的、不断极化的空间,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和升级,城市的空间组织功能日益重要,各种空间通道快速建设和完善,等级结构日趋复杂,流动性激增.认为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将进入信息化、生态化、空间体系化和城乡一体化时代.
语种:
中文
展开
An economic tie network-structure analysi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based on SNA
作者:
Sun Qian;Tang Fanghua* ;Tang Yong
期刊:
地理学报:英文版 ,2015年25(6):739-755 ISSN:1009-637X
通讯作者:
Tang Fanghua
作者机构:
[Sun Qian] Cent South Univ, Sch Business, Changsha 410086, Hunan, Peoples R China.;[Sun Qian] Hunan City Univ, Sch Business, Yiyang 413000, Hunan, Peoples R China.;[Tang Fanghua] Hunan City Univ, Sch Architecture & City Planning, Yiyang 413000, Hunan, Peoples R China.;[Tang Yong] Hunan City Univ, Sch Urban Management, Yiyang 413000, Hunan,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Tang Fanghua] H;Hunan City Univ, Sch Architecture & City Planning, Yiyang 413000, Hunan,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urban agglomeration;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economic network;gravitation model;social network analysis
摘要:
Due to its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integrating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Such research into the area’s economic network structure is benefic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an urban- and regional-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conomic tie model based on a modified gravitation model. Subsequently, referring 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network density, network centrality, subgroups and structural holes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s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c network. The findings are fourfold: (1) an economic network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has been formed, and economic ties between the cities in this network are comparatively dense; (2)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ignificant subgroups, with each subgroup having its own obvious economic communications, while there is less economic-behavioral heterogeneity among subgroups —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the two subgroups that exist in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3) an economy pattern driven by the central cities of Wuhan, Changsha and Nanchang has emerged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Changjiang River, while these three capital cities have exerted great radiation abilities to their surrounding cities, the latter are less able to absorb resources from the former; (4) the Wuhan Metropolitan Areas and the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have more structural holes than the Ring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the Xiangtan City Clusters, meaning that cities at the periphery of these two areas are easily constrained by central cities. The Ring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the Xiangtan City Clusters have fewer structural holes; thus, the cities in this area will not face as many constraints as those in the other two areas.
语种:
英文
展开